当“苏超”话题掀起区域关注热潮,滁州与琅琊山的热度同步攀升却各有焦点——前者因与“南哥”的密切关系备受瞩目,后者凭“琅琊烟雨”与“日出盛景”刷屏社交平台。
这种看似“各火各的”的景象,实则是一座城市多元魅力的生动绽放:既有山水人文的千年积淀,亦有现代发展的蓬勃脉动,两者并行不悖,共同勾勒出滁州立体而丰盈的城市画像。
近期社交平台上琅琊山的日出分享
琅琊山:从文学经典到网红地标,文化魅力的当代绽放
琅琊山的热度,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欧阳修笔下“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意境,为这片山林注入了永恒的诗意内核。醉翁亭作为“天下第一亭”的实体存在,不仅是文人墨客追慕的文化符号,更成为普通游客触摸历史、对话经典的纽带。碑刻间的笔墨留香、琅琊寺的晨钟暮鼓,让这里的每一寸山水都浸透着人文气息,成为长三角地区寻幽访古的首选之地。
而在社交媒体时代,琅琊山又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破圈”。雨季时“云雾漫过亭台”的烟雨江南意境,晨光中“霞光与古阁同框”的绝美日出,精准击中了当代人对浪漫场景的向往。年轻人扛着相机守候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场可分享、可传播的生活美学体验。
这种“古典意境+现代场景”的融合,让琅琊山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它不再是书本里的静态文字,而是可感知、可参与的动态文化现场。
这里的“火”,是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它证明了滁州的文化底蕴从不是沉睡的历史,而是能与当下生活产生深度连接的鲜活力量。
滁州:从皖东门户到活力新城,发展动能的全面释放
滁州的热度,则书写着一座城市的奋进篇章。作为皖东门户,滁州地处合肥、南京之间,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坐拥“双圈籍”地利,形成“左右逢源”的开放格局。这一地理优势被精准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滁州打造浦口-南谯、顶山-汊河等8个跨省产业合作平台,数量与体量均列安徽第一,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黄金走廊”。
承接产业转移时展现的魄力,新兴制造业崛起时迸发的活力,让这座城市在区域经济版图中愈发耀眼,十年间,滁州GDP从1596亿跃升至4034亿,是近十年全国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滁宁城际铁路、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不是“依附”的注解,而是区域协同发展中“主动拥抱、互利共赢”的智慧选择——它既借势发展,又保持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崛起之路,凸显“借势而不依附”的独立发展意识。
从“环滁皆山”到“环滁皆产业”,这座改革发源地正以开放聚变、创新质变、产业裂变,“火”出了产业强劲的\"经济高地\"。
共生而非割裂:多元魅力成就立体滁州
琅琊山与滁州的“各有焦点”,从来不是对立的分流,而是互补的交响。琅琊山的文化魅力,为滁州的现代发展注入了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一座城市既有醉翁亭的诗意,又有产业园区的活力,才更显立体与真实;而滁州的整体发展,也为琅琊山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支撑——经济的繁荣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这片山林,城市的宜居属性让文化体验得以延伸。
琅琊山的晨光吸引追寻诗意与美的目光,明中都吸引人们触摸历史的脉搏,小岗村吸引人们从这里读懂中国农村的变革力量,产业发展凝聚奔赴时代进步的动能。这不是“各火各的”割裂,而是“各美其美”的和谐——就像一幅画卷,既要有山水的灵秀,也要有城郭的气韵,才能引人入胜。
从琅琊山的晨钟暮鼓到苏滁产业园的机器轰鸣,从清流关的千年驿道到城际铁路的呼啸飞驰,滁州的每一面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种多元共生的状态,正是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它不刻意追求单一的热度标签,而是坦然展现历史的厚度、自然的美度、发展的速度与生活的温度。
当人们谈论滁州时,既能想起“环滁皆山也”的千古名篇,也能说起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奋进故事——这,才是滁州最动人的模样。
部分图源抖音、小红书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高 宇
宏赢策略-宏赢策略官网-配资平台哪家正规-可靠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