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对于好莱坞而言,是一个大年。
内地院线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阵容如此强大的好莱坞大片陆续上映了。
阿汤哥用一部《碟中谍8》结束了特工伊森的传奇之路。
之后靓汤的古早CP,不老男神布拉德皮特,携《F1:狂飙飞车》接棒,直接炸出豆瓣8.5。基本锁定年度好莱坞高分榜首。
接着,便是万众期待,拥有30余年历史的常青树IP,侏罗纪系列的最新作《侏罗纪世界4:重生》加入战局。
本以为,这一次好莱坞大片在暑期档里会势均力敌,百花齐放。
结果看完《侏罗纪世界4》和《F1:狂飙飞车》后,我的观后感都是“意想不到”。
只不过,一个是意想不到的难看;一个是意想不到的好看。
一个令人血脉贲张,一个令人如坐针毡。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侏罗纪世界4:重生》——恐龙走过场,人类打酱油,系列最敷衍重启
这么敷衍的续集,我真是头一次见。
说是系列的第二个重启,但更像是《侏罗纪世界3》的一个后日谈。
看不到任何主创想要拓宽系列世界观和故事脉络。
故事框架直接套用《侏罗纪公园3》,但从头到尾就跟白开水一样的平淡和无聊。
不论是人类戏份还是恐龙出没,都如白开水一般的存在。
说实话,这一部的恐龙数量并不少,但所有的恐龙演出,都像是被迫营业,完全丧失动物的本能。
《侏罗纪世界》里首次登场的沧龙,深藏功与名,到了这一部就只是掀翻一艘小船;
《侏罗纪公园3》里KO霸王龙,曾经被粉丝戏称为“战斗棘”的棘龙,这一部不但成为了
沧龙的打手,而且一个正脸都没给,战绩只有杀了主角团的一个存在感薄弱的小配角。
《侏罗纪世界》里的C位迅猛龙,这一次被一个变异品种,奇丑无比的蝠翼迅猛龙取代。
没错,就是海报上的这一只。
最令我生气的还是这个系列的绝对主角和顶流霸王龙,被安排如此降智的剧情。
不论是系列哪一部,霸王龙的登场总是压迫感十足,战力更不用说,妥妥的T0级别。
第一部以一敌二打两条迅猛龙,留下了影史名场面。
到了《侏罗纪世界》,面对强大的暴虐变异龙,并没有落下风。
世界第三部,肉食恐龙三巨头的巅峰对决,霸王龙也是站在胜者那一桌的。
所以,我不是很懂为何这一部里,不给霸王龙露一手,和反派恐龙干一架。
而是安排它像只小猫咪一样,去追逐玩弄那一家伐木累,然后还故意放走他们。
总之,太抽象了。
而本作的反派畸王龙,从生物特征上看,已经跟恐龙关系不大,更像是异形的近亲。
哪怕开场第一幕它就登场了,但丝毫没有给人多少压迫感。
最大的战绩,也只是恰好就弄死了人类反派黑心资本家,对主角团构成的威胁无限等于零。
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不是剧情安排绝对不多吃一人。
所以,我还是不懂,为何不安排霸王龙和它打一架呢?
恐龙戏份敷衍,人类戏份就是灾难了。
虽然我是斯嘉丽·约翰逊的颜粉,但她在这部片子里就是零高光。除了开枪外并没有那种只能由她完成的事件发生。
乔贝贝饰演的博士,除了提供陈词滥调的伟光正环保指导方针外,也是在电影中被推着走的存在。
甚至在沧龙桥段后,他恐龙专家和现场顾问的人设再也没有任何作用了。
反而是“刀锋战士”继任者的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邓肯,给了全片唯一一个高光时刻。
严谨来说只能是半个高光。
相比之下,他已经是电影里塑造得比较好的角色,还成功拉低了男女主的存在感和魅力。
比起扁平的角色塑造,更让人无语的注水的剧情。
一家四口的支线,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首先这条线和主角团登岛线几乎没有任何重合,他们一家人的存在和行动也不构成影响主角团行动的巧合,相当大的一段时间内,两方都是分头行动的。
所以,剧情一会是主角团做任务抽恐龙血,一会是一家四口恐龙岛大冒险,节奏十分割裂。
主角团有主角光环也就算了,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一家四口在岛上安然无恙的活下来就足够疯狂。
我想着这条线好呆也会死一个,结果大结局一个都没有死,的确惊到我了。
仿佛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演的很扯,干脆直接躺平不做挣扎。
全片下来没有激烈对抗,只有伐木累和包饺子。
看得人昏昏欲睡。
《F1:狂飙飞车》—— 引擎轰鸣里的纯粹浪漫,十年最佳赛车电影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本片的豆瓣评分从8.5涨到了8.6。
口碑反哺票房,使得片子从原来预测的总票房1亿,上调至2.58亿。
不夸张地说,它就是近十年来,最好的赛车商业电影。
剧本在线,演技在线,拍摄在线,方方面面都没有拉胯的好莱坞大片,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了。
上网刷到不少人在喷《F1:狂飙飞车》的后缀“狂飙飞车”四个字实在很low很土。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解读:
片名看似俗套,实则暗藏玄机——‘狂’‘飙’‘飞’‘车’恰好对应影片四重境界
狂。
这里指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时候的桑尼(布拉德·皮特 饰),一个是如今车队的新秀JP(达姆森·伊德瑞斯 饰)。
桑尼年轻的时候,是众人眼中的“明日之星”。
但一场意外葬送了他的职业生涯,从此他沦为人们口中最生不逢时的“沧海遗珠”。
三十年后,他成了一名自由职业的落魄车手。
生活虽然磨平了他的棱角,但没有磨灭他对赛车的热爱。
所以,当前队友——如今是濒临破产的F1车队老板鲁本·塞万提斯(哈维尔·巴登 饰)突然找上门邀请他参加F1比赛后,他最终同意了。
当他看到了车队首席不可一世的JP,仿佛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他承认JP有实力,但缺的是经验。
而在JP的眼里,桑尼不过是一个过气的老登赛车手,已经无法适应当下这个时代的比赛。
这位年轻的车手也渴望在赛道上书写自己的传奇。
自然听不进去桑尼的意见。
结果,比赛结结实实地给他上了一课。
因为没有在桑尼说好的那个时间点加速,JP的车过弯失控冲出了赛道。
这仿佛就是桑尼当年意外的重演。
狂,都让这对前后辈栽了一跟斗。
飙。
对应着车队的排名上升。
这一部分是整部电影的最大亮点。
剧组花了两年时间跟拍F1的各大赛事,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的镜头,完全不像电影,更像是F1比赛的纪录片。
卡点换轮胎的快节奏剪辑,让人不自觉地跟着抖腿。
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沉浸感拉满,代入感十足。
仿佛自己坐着的座椅,就是赛车的座椅,肾腺素似乎也随着比赛的白热化,跟着飙升。
飞。
用桑尼的话来讲就是“他要飞起来了”。
这三十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感觉。
比赛里完全屏蔽外界的杂音,达成人车合一的状态。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是飞起来一样。
终于,在决赛最后一圈的时候,桑尼终于达到了他追逐半生的状态。
电影只保留了主角的呼吸声,其他环境音全部去除,观众也在那一刻跟随着主角进入“心流”。
车。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里的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F1赛车了。
这部片子之所以好,在我看来,是足够纯粹。
足够纯粹的比赛,足够纯粹的热爱。
桑尼也跟其他赛车电影的主角不一样,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单纯热爱赛车,愿意为赛车而生,愿意为赛车而死。
因此,你在这部片子不会看到像是速激系列那种伐木累式飙车,也不会听到像《飞驰人生》里张弛说的“我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的心灵鸡汤。
当桑尼握住了方向盘,他才感觉自己把握住了人生。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在这部片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布拉德皮特真是越来越帅,每一帧都在散发着该死的魅力。
看的过程,我是血脉喷张,看完走出影院,我是意犹未尽。
很久没有一部商业电影,能给我带来如此酣畅淋漓的感受。
所以,对比之下,《侏罗纪世界4》的敷衍格外刺眼。
结语
观众对大恐龙还是太宽容了。
《侏罗纪世界4:重生》上映两天,票房过亿,直接超过了《F1》上映一周的总票房。
但前者的评分只有6.4,后者高达8.6,基本上提前锁定年度评分最高的好莱坞大片。
无奈侏罗纪这个IP的吸金能力,哪怕主创摆烂,只要还有恐龙出没,票房不会太差。
这也是当下好莱坞电影的一个缩影。
原创电影看一部少一部,放眼望去,全是IP续作。各大片商只想赚快钱。
不太敢轻易投资原创作品,只能不断打保守牌。
原创剧本稀缺→续作泛滥→观众审美疲劳→片商更不敢冒险投资原创。
当下的好莱坞已经陷入IP依赖的恶性循环。
反观《F1》的成功,恰恰证明了纯粹的热爱才是商业片最稀缺的燃料。
还是怀念以前电影的百花齐放,而不是现在一堆让人审美疲劳的续作电影。
(全文完)
宏赢策略-宏赢策略官网-配资平台哪家正规-可靠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